《当代电影》2017年7期刊登目录
目录
本期焦点
回归以来香港电影对内地电影的影响 赵卫防;4-10
回归二十年香港与内地电影观察 4
回归二十年再议香港本土电影 文隽;列孚;鲍起静;张文燕;凌彬丽;11-17
回归二十年,回顾合作路 丁一岚;彭侃;王玉玉;李博文;王止筠;17-22
新作评议
《荡寇风云》:开启古装历史大片2.0时代 李九如;23-26
文本包装与叙事探索——《提着心吊着胆》的策略解析 原文泰;26-28
类型研究
类型进化、末日想象与亚文化奇观——美国丧尸片的特征与发展 姚睿;29-33
韩国丧尸电影的类型探索与社会隐喻 张燕;李宝蓝;34-38
日本丧尸电影研究 邵彤;38-41
本期特稿
“戛纳美学”:对主竞赛影片的一些分析 李迅;42-45
《广场》与鲁本·奥斯特伦德的电影创作 王垚;46-50
戛纳国际电影节70周年:新媒体语境中的电影节走向 车琳;50-54
纪录片研究
跨文化传播视域下“一带一路”纪录片的理念创新与发展路径 李智;55-58
“一带一路”战略下的中国纪录片跨区域资源整合研究 黄桂萍;58-61
“丝绸之路”与长城:中国的故事新编 刘红梅;62-67
“记录”与“看见”:另一种“影像中国”的方式 陈晓云;68-71
感知事件的两重维度——德勒兹影像理论视域下的纪录片思考 周佳鹂;71-74
互动赋能——从西湖国际纪录片大会看当代纪录片节展的视觉传播 宣学君;75-77
论第一人称纪录片的自我治疗功能——以乔纳森·考伊蒂的《诅咒》为例 李淑娟;77-80
人物研究
人类灵魂广度与深度的生动探索者——朱丽叶·比诺什表演艺术论 马立新;杨冬妮;81-89
幕升幕落 雾聚云成——朱丽叶·比诺什访谈 理查德·劳森;山姆·亚当斯;史蒂夫·温特劳布;蒂姆·马丁;张宗伟;施佳慧;89-93
举手投足之间尽显人生况味——评朱丽叶·比诺什在《原样复制》中的表演 马文姬;93-96
朱丽叶·比诺什生平及创作年表 苏月奂;96-97
电影产业
从预算看中美制片管理制度的差异 宋蕾;98-102
探析全球电影市场格局对我国电影产业的启示 虞海峡;姚林青;102-106
“互联网+”背景下中国电影创新商业模式分析 窦毓磊;106-109
外国电影
加拿大剧情片产业现状研究 王珊;110-115
加拿大本土电影发行的政治与反公共领域 以斯拉·温顿;杰森·加里森;马丽琳;116-121
透过魁北克电影史看魁北克历史 皮埃尔·维罗诺;齐赵园;122-129
从“中小成本合拍片”看中加电影合拍的历史机遇 王凡;129-132
重写电影史
谈“冷战”与香港电影 傅葆石;苏涛;133-134
流动的“边界”:20世纪50年代的香港电影 张菁菁;魏钦;135-140
梦逐潮声去——“冷战”格局下的潮语戏曲片 杨槃槃;140-143
闽南地域文化与国族想象:“冷战”中的厦语片 吴航;144-150
影视现状研究
反思与探索——新世纪电影跨文化传播现状与趋势 钱春莲;邱宝林;151-154
从“编码/解码”理论看中国电影的跨文化传播策略 王婷;154-157
融而不同——关于电影《十二公民》的跨文化解读 沈嘉熠;157-160
“卡通梦”与“中国梦”:中国早期动画影人的跨文化创作 肖湘宁;160-163
契约精神下近亚合拍片的发展布局(2010—2014) 冯果;邵涵莉;163-166
试论数字化调色对于跨文化电影语言的建构 刘弢;167-169
电影中非现实元素的应用及研究 段鹏;孙浩;170-173
学苑论坛
民间经典的解构、重构与再建构——试论《青蛇》从传说到小说再到电影、戏剧的文化内涵流变 李晓昀;174-177
从文学叙事空间到电影叙事空间的嬗变——小说《陆犯焉识》与电影《归来》的叙事空间研究 鲍士将;177-180
主题、情节与人物的重构——试析《师父》的电影改编 初琪;180-183
空间中的性别与意识形态——《孤恋花》影视改编研究 王昱敏;184-187
审美想象·身体消费·权力迁移——当代武侠电影女性形象的性别意义 马军;鲁昱晖;187-190
《三少爷的剑》中女性形象在当代电影中的嬗变 胡倩;191-193
日本文化审美下的新海诚动画电影——以《你的名字。》为例 李佳瑶;194-196
学界动态
温故求新 明辨致知——中国电影美学论坛:“中国电影的美学走向”综述 周舟;197-200
美好的意外 哈智超;周佳琳;WADE MULLER(HKSC);97
李雷和韩梅梅 肖文;李任颐;骆平;赵昱清;98
六人晚餐 梅峰;张巳阳;刘勇宏;99
缉枪 徐兵;杜杰;100
逆时营救 查慕春;崔赞民;201